資訊動態
人們在炒菜前都要把食用油燒開,食用油加熱到一定溫度會產生油煙,這種煙霧中含有許多烴類有機物,具有致癌作用。炒菜時,當鍋里的油溫升高到150℃以上時.油會發生復雜的化學變化生成低級醛、酮和梭酸等物質,形成“煙霧”,其中有一種名叫丙烯醛的氣體,具有刺鼻矣味,對人體呼吸道、消化道和眼睛都有較強的刺激作用,能引起流淚、咳嗽、頭痛和厭食等癥狀。當油溫升高到200℃以上時,在食物中微量金屬元素的催化作用下,油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過氧化物和氫過氧化物的混合物(以氫過氧化物含量較多),這是一種使細胞衰老的有害物質。如果把油回熱到濃煙滾滾,脂肪氧化物更會成倍增加,成為心血管病、腦血管病、直腸癌和肺癌等疾病的致病因子。食用油加熱到270℃時產生的油煙中,含有苯并花等化合物.吸人人體可誘發腫瘤并導致細胞染色體的損傷,因此,不要使油長時間處于燒開的狀態。做菜前應做好準備,油開后立刻把菜放到鍋里烹飪。
為了防止廚房的空氣被污染,炒菜的油溫不宜過高。合肥油煙凈化器專業經驗證明.只要當肉眼觀察到鍋中油溫升高到剛開始冒青煙時.此時的溫度是炒菜最適宜的油溫(約140℃ )。
- 上一個:防火型油煙凈化器的應用原理
- 下一個:你的凈化裝置是否經得起油煙濃度檢測器檢驗?